他为甲骨文书法而生——记文物鉴定专家李彦君先生的书法艺术
2022-3-21 13:03 家庭周报核心提示:
每当我面对李彦君先生的甲骨文书法和金文书法时,我总是很兴奋,而这兴奋是基于两个兴奋点:一是他的甲骨文书法和金文书法的线条语言和审美意趣,是李彦君个人的,不夹杂任何前贤的个性语汇;二是他的书法也不混杂时人的习气。我常对同仁们说,李彦君先生的书法艺术尤其是他的甲骨文书法艺术,再现了甲骨文的原生态的纯正的朴实之美。抑或正因为这样,他才得以构建其远离时人的“高标格局”,而不是“书法家的字”,这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作为从事文物考古研究和鉴定的专家李彦君先生,他的初衷并不是要成为一个书法家。而是他在其几十年的文物研究的实践中必须面对、解读、诠释各个历史时期的古器物上面的古文字,最多的是甲骨文和金文。研究多了、深了,自然而然的喜欢上了古文字,这喜欢不仅仅是古文字的字形,更多的是喜欢上古文字的起源和流变。于是,他开始了最初不自觉的心摹手追,这心摹手追更多的则是记录在他的考古研究的笔记本上。我看过他的考古研究笔记和文章,不仅有对古文字的忠实描摹的字迹,而且还画有各地区考古发掘的古器物图形以及古器物各个层面的截面图,那是极为专业和精致的,最重要的是他还喜欢绘画、雕刻、篆刻。
这些,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知识积淀吧。李彦君先生几十年对古器物以及古文字研究的知识积淀无疑是深厚的,甚至可以说是其并世的同行鲜有人可以比肩的。当他拿起毛笔书写甲骨文和金文书法时,其气息和格局就直追古人——他不是摹形,而是追意了。
甲骨文的发掘历史不是很长,而对甲骨文研究的学者也寥寥无几,写甲骨文书法,也就是近现代那么几位古文字学前辈,如董作宾、罗振玉、吴大澂、潘主兰等,虽然他们的甲骨文书法被人们界定为是本真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作品,但各自也是写出了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因为他们具备了其他人不可能具备的优势,他们是古文字研究的顶尖级学者,知识的储备构筑了他们的制高点。
李彦君先生不仅是研究古文字的学者,他还是考古鉴定专家。基于这一点,他对甲骨文的认知和理解,更多的是考量甲骨文本真意义的产生,这就与上述诸家的甲骨文书法拉开了距离。这距离的体现,是他的甲骨文书法的原生态的意趣的认知以及不同风格的甲骨文产生的原因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这是李彦君对甲骨文书法的研究由不自觉到自觉的一个质的转变,他在用他的几十年考古的历练所形成对古器物以及古文字的独特认知,来还原甲骨文的本来面目。这就像晚清杰出的篆刻家黄士陵以其轻灵而又犀利的刀法还原汉印最本质的风格一样,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就了令世人为之震惊的李彦君书法的个性语言符号。(文/高 鸿)
作者简介:
李彦君,字华阳,号三夫舍人、蓬莱山主人、少陵渔者。祖籍山东蓬莱,出生于黑龙江巴彦县,现居北京。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与博物馆专业,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楹联学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印社常务副社长兼副秘书长、北京正阳美术馆馆长、北京吉大书画院执行院长、黑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南京大学国学中心特聘教授、澳门大学特聘教授、美国普莱斯顿大学文物鉴定专业指导教授、西班牙拉斯大学特聘教授、大连大学特聘教授等。
2018年9月15日,“灵龟传文——李彦君甲骨文、金文书法展”在保利山东艺术空间举办。(山东潍坊)
2018年11月,“灵龟传文——李彦君甲骨文、金文书法展”在厦门市博物馆举办。(福建厦门)
2021年10月3日,“灵龟传文——李彦君书法篆刻作品展”在荣宝斋美术馆举办。(北京)
书法作品赏析:
篆刻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