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也要“以不变应万变”
2022-1-25 07:44 北京青年报核心提示: 民众应该增强对诈骗“关键词”的敏感性、警惕性,一听陌生的对方提及贷款、转账、银行卡账号密码,或者提及有可能泄露银行卡信息、产生被贷款被转账风险的共享屏幕、人脸识别、链接点击等高危“关键词”,就要警醒起来。
“您的认证依旧是学生身份,如不取消,很可能造成征信问题……”临近春节,很多年轻人会收到自称各大网贷平台客服的电话,声称能利用共享屏幕的方式进行贷款并取消认证。据报道,这实则是诈骗分子以能够向职场青年提供大额贷款限额为由实施的诈骗手段。
围绕学生的“征信”问题,骗子设计了一个又一个骗局,玩出了很多诈骗的新花样。之前的主要诈骗套路是:骗子称学生或“前学生”的校园贷未注销,会影响日后征信,诱导他们一步一步进入泄露银行卡密码或贷款、转账等圈套。现在,骗局又出现新变化,骗子又拿“前学生”在网贷平台的学生身份认证做起了文章,用“征信”风险忽悠人们入坑。
其实,这些诈骗套路虽然在形式上不断变化,但其实质却基本相似——都是以骗子精准抛出相关对象的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毕业学校、毕业年份、校园贷记录等隐私信息开局,这步操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人们的信任。下面的步骤三绕两绕就会通过屏幕共享、诱导输入等方式获取相关对象的银行卡涉密信息,“帮助”相关对象贷款、转账。
新型网络诈骗具有“变”与“不变”的双重特征,我们在遏制、防范这些不断变种的诈骗套路时,也应该以不变应万变。最应该常态坚持的基础性工作是,依托《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把“知情同意”“最小必要”等个人信息保护原则落实到每一个责任主体、每一个环节,全面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储存、管理,严惩非法收集、泄露、交易个人信息等侵犯个人隐私权行为,从源头堵住漏洞,减少个人隐私信息的非法泄露、流转,让诈骗分子难以获得诈骗“数据”和“素材”。
诈骗套路最终都指向一个“钱”字,都会露出真实面目。民众应该增强对诈骗“关键词”的敏感性、警惕性,一听陌生的对方提及贷款、转账、银行卡账号密码,或者提及有可能泄露银行卡信息、产生被贷款被转账风险的共享屏幕、人脸识别、链接点击等高危“关键词”,就要警醒起来。如果人们对相关问题拿不准,担心被骗或耽误正事,完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向权威部门或权威平台咨询,仅此一招就可让骗子彻底现出原形。
有关部门、平台也应建立健全防骗警示机制,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变化、新特征,加强沟通协作,及时发布警示信息,拆穿诈骗套路,教育引导民众增强识骗、防骗意识,并畅通官方咨询渠道、投诉举报渠道,为民众提供权威、便捷的防骗指导。
还应进一步强化智能防骗机制建设,不仅要拓宽“国家反诈中心”等防骗App的注册面,还要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变种,及时给防骗App打补丁,让防骗App具有更精准、更强大、更高效的识骗、拦骗能力。同时,不断完善96110防骗电话的监测、预警、处置功能,把96110打造成具有跑赢诈骗流程功能的防骗、警示利器,打造成民众的防骗护身符。
防骗涉及很多责任主体、涉及很多环节,只有全社会都绷紧防骗的弦,盯住“不变”的核心注意点、防骗点、责任点,心中有根,有底线,守住防骗的关口,筑牢防骗安全墙,电信网络诈骗再“变”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