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家庭周报 » 教育

    嘉兴南湖学院带着红色话剧走乡村

    2023-7-17 21:20 家庭周报

    核心提示: 红色大学、南湖红船、建党、1921年、红船精神到红色话剧。这是该校找准点位突破常规走的新路,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努力做到“不是第一、就是唯一”。

    文/吕 煊

    7月12日,北京时间晚19时整。

    伴随着一阵激越昂扬的音乐声,位于浙江永康市西溪镇石江村文化礼堂的电子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行醒目而振奋人心的标题:八八战略在身边,赓续红色基因,续写时代精神——“红船精神”走进西溪镇。

    继而,一个庄重清脆的声音响起:

    “今晚,我们相聚在永康市西溪镇,举行嘉兴南湖学院‘送戏下乡’走进永康暨‘百镇百企’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活动,欢迎大家的到来。”

    随着主持人的开场,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一声揽客的吆喝划破村民的私语,红色话剧《南湖·1921》中的鸳湖旅社、嘉来茶馆、陈公馆3幕情境同时开演,300余位村民纷纷选择在自己喜欢的场景中坐下来,在颇具年代感的茶座中与主人公们话起了家常。

    精彩的对白、真诚的表演、跌宕起伏的剧情,生动勾勒了百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大家沉浸其中,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看得兴高采烈,赞不绝口,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场上场下气氛热烈。

    用沉浸式的艺术手法呈现红色文化魅力,于方寸之间还原时代波澜,以小视角观大历史,让历史鲜活可触。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挺新颖的,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老板娘喊大家喝茶,我还以为要到指定位置,没想到大家随意坐,而且都有互动,让我感觉自己也是演员。”石江村村民吕向阳说。

    随同演出的还有嘉兴南湖学院与嘉兴市海华武术馆一起编排的非遗武术舞台剧《江南武魂》,亦是赢得阵阵喝彩。

    演出前,双方举行了“百镇百企”签约仪式,在金华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伟强,嘉兴南湖学院校长贾文胜和永康市委书记章旭升的共同见证下,嘉兴南湖学院副校长袁志明和西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晟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文蔚和西溪镇党委书记俞晓雅共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

    事实上,这是嘉兴南湖学院“送戏下乡”暨“百镇百企”项目合作签约的第十场活动,是嘉兴南湖学院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第一场:6月26日,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南孔家庙

    第二场:6月28日,嘉兴南湖天地

    第三场:6月29日,南湖区新丰镇竹林村学稼公社

    第四场:6月30日,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场:7月6日,南湖区王店镇干四村博学鸿词研学馆

    第六场:7月9日,义乌市上溪镇苦竹塘村吴晗故居

    第七场:7月10日,武义县聚杰电器有限公司

    第八场:7月11日,武义县璟园

    第九场:7月11日,永康市西溪镇寨口新村

    第十场:7月12日,永康市西溪镇石江村文化礼堂

    望着大家忙碌的身影,有关沉浸式红色话剧《南湖·1921》和百镇百企,这两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载体的今生前世,不断涌上心头¨¨¨

    据了解,2020年12月,嘉兴南湖学院从独立学院成功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在我看来,嘉兴南湖学院一出生就沐浴着荣光,一出海就要远赴重洋。嘉兴南湖学院有着特殊的校名,它是全国唯一一个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命名的高校,它有着特殊的成立时空,是在建党百年背景下成功转设的。特殊的校名、特殊的时空,必将承载特殊的使命。服务‘革命圣地’,讲好红船故事,打造红色大学;服务‘战略要地’,讲好嘉兴故事,打造城市大学;服务‘产学研高地’,讲好创新故事,打造产业伙伴型大学,是嘉兴南湖学院的三大使命。”嘉兴南湖学院校长贾文胜兴奋地说。

    红色大学、南湖红船、建党、1921年、红船精神到红色话剧。这是该校找准点位突破常规走的新路,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努力做到“不是第一、就是唯一”。

    “别的学校也有红色话剧,所以我们要创新,要改变台上表演、台下观看的方式,打破舞台与观众之间的隔墙,做一个沉浸式的红色话剧。同时,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方式,挖掘大历史背后有血有肉的小人物和小事件,因为小人物的视角更打动人心,更容易让观众共情。”贾文胜说。

    2021年6月,一部从小人物入手,展现中共一大召开前夕嘉兴各阶层民众心中不断涌出“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信念的沉浸式红色话剧《南湖·1921》就这样立项了。

    “一个学校就像一棵树苗一样,只有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区域和产业的土壤,从区域和产业里汲取养分,才能让自己长成参天大树。”但现实中高校发展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两张皮”。为了破解这个难题,真正实现城市大学、产业伙伴型大学的构想,校长贾文胜在2021年暑期工作部署会上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即“百镇百企”行动:与全省100个有红色基因的乡镇、100家党建工作突出的知名企业,围绕红色党建、人才开发、科技创新、文化宣传、乡村振兴和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校镇共融、校企协同发展。

    至此,嘉兴南湖学院提出了沉浸式红色话剧《南湖·1921》和“百镇百企”行动两个点位。《南湖·1921》依托“百镇百企”行动从校内走向乡村、走向企业,“百镇百企”行动把《南湖·1921》纳入其中充实内容,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没有执行,再完美的点位创意都是零。

    为了《南湖·1921》更加完美,嘉兴南湖学院邀请了杭州有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参与创作。主创人员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边研究边创作,在还原事实、还原历史的基础上,经10余次的修改,最终在2022年2月底完成了剧本。

    在剧本定稿后又立即投入演员的招募和紧张的排练之中。

    “来自全校4个年级、8个学院的40名演员积极投身于排练当中,每周排练2次,每次4个小时,暑假更是提前返校进行每天8小时的集中排练。”嘉兴南湖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综合办主任徐若仪表示。

    传神演绎的背后,是演员们日日夜夜的排练,精益求精的重复。

    “排演就是最生动的党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第一批40名学生演员,在排演结束后39名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杭州有耳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编剧何海英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之下,2022年9月,《南湖·1921》在嘉兴南湖学院新生开学典礼暨迎新晚会上进行了首次试演。同月,嘉兴南湖学院校园红色戏剧研究院正式成立。两个月后,在嘉兴南湖学院“红色大学”战略推进会上进行了首场演出。

    疫情结束,一切回归正轨。

    如此,就迎来了我们在开头所描绘的那一幕。

    按照预定方案:

    第十一场:7月15日,秀洲区新塍镇小蓬莱

    第十二场:7月18日,嘉善县西塘古镇

    第十三场、第十四场······第一百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