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家庭周报 » 康养

    上海社区聚焦“老年友好”都做了什么

    2022-1-3 10:48 文汇报

    核心提示: 陆家嘴街道的经验,正折射出超大城市“原居安老”的一种实现路径——集成各类资源“为我所用”。一年来,本市累计竣工51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照护、助餐、精神文化等各类服务及功能纷纷集成整合于此。

    高楼林立的浦东陆家嘴,百余幢亿元楼安扎于此,是上海经济密度最高地区之一。同时,这里还拥有一片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公房,人口老龄化程度近36%。寸土寸金之地,要布局好养老服务设施,做厚“养老获得”,陆家嘴街道从理念机制入手,外拓资源、内挖潜力,盘活空间载体资源,灵活内嵌多种功能——闲置厂房被改造成社区食堂,压缩居委会办公场地释放出灵活的活动空间……因地制宜、精准回应老年群体需求,放大了社区的“老年友好”。

    2021年初,上海就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民心工程。陆家嘴街道的经验,正折射出超大城市“原居安老”的一种实现路径——集成各类资源“为我所用”。一年来,本市累计竣工51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照护、助餐、精神文化等各类服务及功能纷纷集成整合于此。“十四五”期间,全市范围内这样的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总量将达到500家。

    “绞尽脑汁”盘出寸寸面积

    陆家嘴街道社区服务办公室负责人傅敏还记得,六年多前,辖区内的养老资源就是一家内设93张床位的敬老院。随着社会发展,单一形态和功能的养老机构或设施已远远跟不上老年人群的需求。

    更多养老服务、功能的嵌入,首先依仗的还是载体。但空间挖潜并不容易,特别在陆家嘴地区,需要“绞尽脑汁”盘出寸寸面积。

    上午10点半,内嵌于梅园三村的社区长者食堂已经迎来小高峰,前来排队的老人买两个菜,顺便还“打包”带走。这幢自带户外休闲位的新潮食堂,前身是家闲置许久的塑料厂厂房。在社区工作者眼里,这正是可用的“存量”。在民政部门相关文件及政策支持下,街道大胆接下这处厂房进行适老化改造,并邀请老人们来提想法、谈意见,最终落定了一个大家都想要的社区食堂。

    外拓的同时,街道也善于向内挖潜。如今居民区内的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正是街道主动“撤走办公桌”让渡出来的办公用房。这个四层楼高的为老服务中心,“一站集齐”日间照护、长者照护、娱乐活动、日常服务等各类功能,“一进门,想要的养老服务几乎都能找到”。

    “圆心之变”牵引功能补缺

    从只有一家养老院起步的陆家嘴街道,如今一点点“填满”了从机构、社区到居家养老的种种缝隙。怕孤单的老人能选择深嵌居民区的“托老所”;刚出院的老人在“家门口”得到专业康复服务;即便想“宅家”,各类生活服务也能直接送上门。

    这背后体现的正是养老理念之变——从“以设施为圆心”到“以需求为中心”。过去,配置养老服务资源多以设施为圆心,判断其服务能级有多大。如今,结合“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以人的需求为最终落脚点,判断在这一慢行区域内还存在多少“盲区”“短板”,在此基础上“功能补缺”。

    放眼全市,功能愈加丰富的为老服务枢纽从最早的“一街镇一中心”逐步迈向“片区全覆盖”,因地制宜灵活嵌入居民区。在闵行区上海康城小区,作为全市认知障碍老人日间照护的试点之一,社区“托老所”开出钢琴课,志愿者们指导患有黄昏综合征的老人参与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在杨浦区,依托各类为老服务设施,定制的“手机课”有了“流动学堂”。

    兜住老年人的“刚需”,也黏住他们的心,这不光考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密度,更讲求品质。据悉,民政部门牵头下,未来将继续围绕“因地制宜”做大文章。它可以是活力长者健身空间、心灵疗愈之所,也可以是高度融入医疗理念的康复站点。一言蔽之,以“老人视角”思考深层需求,围绕“为老”不断挖潜增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