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家庭周报 » 公益

    一心务实,心系百姓--记王克民基层岗位十七年

    2023-2-5 17:38 家庭周报

    核心提示:

    人活一生,入世一遭,忙忙碌碌,身心俱疲,无论为名而来,还是为利而往,都不是个人能算清的一笔账,全得顺从社会这个大潮流的波浪,调正自己的航向。决不是个人想咋样,就能够咋样,违背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那就是随心所欲的痴心妄想。

    2004年5月,这个如花似水的季节,悠悠地坐在夏天的肩头,让阳光洒进人们的心房,激荡起心灵深处的诗行,用心聆听土地灵魂的歌唱,探访着乡村原汁原味的愁肠。望泉寺全体村民聚集一堂,选举自家村委会的领导人上岗。在村外务工的王克民,正在为家庭的幸福生活奔忙,村里的父老乡亲,却以相当高的票数,把他选到村委会的领导岗位上。从此,他急急匆匆、跟头流星、一路紧跑、不分昼夜,在岗奔波。这一干呀,就整整十七个年头。

    日月如穿梭,时光似流水,转眼间来到2021年,还是原来那个热烈的五月天,王克民以超出退休年龄三年的岁数,执行了上级党委的安排,顺利的把村委会副主任的担子,移交到年轻人的肩上。他用全身的力气,狠狠地伸了一个懒腰,像是还清一身债务的欠债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享受完短暂的轻松之后,又沉入到深琛的回忆之中。

    走马上任

    风雨十七年,王克民挑着村委会副主任的担子,锻炼出的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无论多少难解难办的事,他从不向外推责任。因为他心里清楚,是事都要说几句怨言,那是一种放弃主观能力的表现,只有步步向前迈,哪怕迈的长度再短,也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那一天。

    作为王克民的文友加哥们,我想记述一下他的足迹,好让人们记得这样一位普通又平凡,积极务实又诚心诚意为村民服务的人。

    王克民被选上领导岗位,是上级党委经过调查发现的人才,而后,启动了一场全村的"人民战争"。村里的文友们,轮着班用道理劝说他;不同层次的婶子大妈,一拨一拨的用面子堆着他;几位长着白胡子的老党员,用组织纪律性衡量他。王克民不情愿扛责任的防护墙,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被扒掉。四面楚歌之下,他要不乖乖的就范,这件事就得沒完沒了。

    王克民认了。他这位大专学历的共产党员,得到父老乡亲们的认可,与他爱读书是密不可分的。小的时候,他受家庭的影响,喜欢看小人书《神笔马良》《智取生辰纲》《安徒生童话》,别看这里边故事小,可道理大,适用广泛,也容易记忆下来。长到成年之后,他对小说产生浓厚兴趣,赵树理的《三里湾》,浩然的《艳阳天》,等多篇农村题材的优秀作品。劳动时一有空闲,他就抱着书看。累了,困了,他就抱着书睡。后来,他就懂得了什么叫枕边书。书读得数量多了,内容理解得深刻了,他的容貌变化就大,由心而生的气质形成,也就不是能思能议的了。

    就职会议上,王克民代表党员们,对上级党委的信任表示了感谢;又对村民代表的婶子大妈们,很有礼貌的表达了谢意;随后,还真诚的向亲朋好友们,致以简短地发言:"咱们庄稼人都知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望泉寺村既不靠山,也不靠水,吃什么!村前有的就是一条顺平公路,路上还架着一座燕京桥,挡住我们阳光的风水;村东边是铁道,那是国家的运输大动脉,咱们沾不着光;村西边是小中河,那是市级水利工程,我们不敢动一草一木;村后是沙井村,只隔十几米宽的一条道,历史上的区域划分,谁敢去变更。我们望泉寺村处在东西夹击,南北不通的一亩三分地上,小的可怜。想发展吗?哪里有经济实力。我们有的,就是村民的一堆烂事,扯不断,理还乱。想爬上小康生活水平这座山,随时都有摔下来的危险……"

    "这么一说,我们望泉寺就没有出头之日了么!"王克民稍一停顿,会场陷入一片寂静。全体参会人员,都在等待他的下文,更是等待望泉寺村柳暗花明的未来。他加重了语气,说:"我给大家的回答是"不",大家都明白,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天时丶地利丶人和,缺一不可。我们望泉寺村,离石门市场最近,有一流的经商人才;我们有先进的农业机械,更有一流的农机专家;我们有一流的文化人才,信息来源肯定准确可靠;我们村更有优秀的党员,和最好的父老乡亲,有大家对我的支持和信任,望泉寺肯定能创出一条新路来!"话音刚落,掌声响成一片。

    "请大家给我一段时间,让我充分了解情况,等正式进入角色以后,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工作之繁重

    让王克民想不到的是,他这个村委会副主任,需要负责全村的村政村务工作之外,同时还得兼职做民政、残联、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林业科、环境卫生等工作,兑接镇政府十几个部门。就工作量而言,那可是几个人的工作量。

    就民政工作这一项而言,足够平常人喝一壶的。尤其是刚接手村副主任的那几年,每项工作数据都不准确,甚至于没有。他就同镇主管民政的领导沟通,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民政政策,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逐人逐单位的加以落实。有些人有些事儿年代久远,落实起来很是繁琐麻烦,他就耐心的分门别类的加以区分。

    就拿解决退伍军人事务来说,那些个别参战参核退伍军人,他们为了我们祖国的和平,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贡献。如何把党和政府的关怀落到实处,同时又符合民政政策,这便是个非常棘手的事儿,必须慎重小心仔细去办,付出去的辛苦,就连家属们都难以想象。有家属中的老爷子丶老太太,抹着眼泪说:"国家政策帮助我,把你鞋底给磨破,一趟一趟地跑来跑去,让我不落忍呢!"媳妇儿也不无报怨地说:早晨穿出去的旅游鞋,回来就是一层土,鞋帮踩软了,鞋底磨偏了,你的那点工资,够鞋底费吗!经过几年的审慎工作,才把这项工作的台帐和资料,准确无误的放进文件柜里。

    人间烟火在家里,人情世故在心里。再说残联工作,光有十足的工作干劲儿还不行,还必须要掌握国家对残疾人的优待政策,而且对待每一个残疾人要有相对准确的工作方法。

    村里有这样一个小伙子,父母早年离了婚,长的人高马大,就是天生的胆子小,心量小的比针眼儿都可怜,时间长了,渐渐的精神受到严重伤害。由于有这样一个孩子,经常需照顾,母亲的工作也时断时续,更多时间处于失业状态。

    王克民面对这样的家庭,心里的酸楚尤然而生。他一定要帮助这个家走出困境,否则就不是个称职的村级干部,更不配做残疾人工作。

    于是,他找到了镇残联领导同志,说明了这个家庭的情况,又详细地说明了这个小伙子的发病情况。听了他的汇报,领导很快制定了工作方案。不久,上级领导泒人和他一同,带着小伙子和他母亲,到精神病院做了鉴定。时间不长,残疾证审批下来了,小伙子得到了救助,极大缓解了这家母子的生活境况及生活质量。

    在平时的日子里,常常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村级干部,能有多少事啊,不就是接个电话,传达一下上级的指示,就完了吗。

    王克民翻开工作记录,微笑着一样一样地叙述,给有关人员直听得头晕目眩,耳鸣脑涨。作为一个村的当家人,吃喝拉撒样样都要操劳,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对父老乡亲,对上级领导,更是对自己的良心,都是件交代不过去的事。

    要想各项工作都能够达标,让各方面都满意,就要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各项工作有急有缓,有舒有慢,一味地盲目瞎抓,肯定会出乱子,结果也好不到哪去。

    近些年,每年的开春季节,一种叫美国白娥的害虫专门吃刚长出的鲜嫩的树叶子,如果不及时加以防治,树木就会大面积被伤害,树叶很快就会被吃光。

    只要是到了春季,树木刚发芽至放大叶的初春交夏季节,他总会经常不断的去钻树林子,仔细观察每一棵树上有无病虫害。一经发现,他就第一时间上报给有关部门领导,对病虫害尽快加以消灭。

    套上村委会副主任这个夹板,王克民服了,真的服了。他为人之夫,却不属于媳妇儿的;他为人之父,也不属于儿子的;他为人之子,更不属于父母的;他把一切交给了望泉寺村,交给了望泉寺的父老乡亲,他与望泉寺父老乡亲的鱼水之情,密不可分了。

    创建文学社

    解读王克民的内心深处,你就能够明白,他是牵挂乡里的。在忘我的工作之中,他悟出来根本的道理,农村想要进步,想要发展,就得掌握文化知识。农村所以落后,首先就是文化的落后,想要农民翻身,首先得文化翻身。同时,在他追求文学梦的历程中,也从家中二哥王克臣那里,感受到火一样的激情。如何薪火相传,像他一样培养文学新人,提携文学青年?受到感染之后,他反复思考,怎么用文学创作成果,提升乡亲们的文化素质,为建设新农村闯出一条新路来。

    现实生活是严酷的,他不时的紧锁眉头,思考着文学创作是一项活动,不能靠单打独斗,只有百花盛开,才能春色满园。农村的文化生活,一定要丰富起来。所以这样,王克民以村委会的名义,向镇领导请示:建立望泉寺文学社。

    2006年3月16日,望泉寺村文学社成立了!由顺义区文联副主任高源与鲁迅文学院教授何振邦共同揭牌,并宣布望泉寺文学社正式成立。何振邦教授当场书写"文学第一村"的匾额。

    其实,王克民早在上任之初,就有过这个想法,只是经过两年的认真探索,征求村里文化人的意见,倾听村民们的想法,才做出今天这样的行动。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又是7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勤耕耘,结出丰硕果实。2008年3月16日,望泉寺文学社迎来一大批首都的专家学者,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李海鸥来了;首都师范大学毛志成教授来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北京社会报》的记者来了;中国作协丶北京作协的朋友来了;京郊各区县的文朋诗友来了;顺义区委宣传部,工会,文联,电视台,图书馆的领导同志也来了!文人荟萃,高朋满座,嘉宾和望泉寺文学社社员代表一起,在宽敞明亮的图书室内,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大家围绕"文化兴村"的主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2007年《农民日报》从望泉寺村民的短文中,挑出11篇,推出《望泉寺文学社》专版。

    2008年《北京日报》从望泉寺文学社,精选5篇优秀作品,登出整个版面。

    2009年,在首届全国内刊评比大赛中,望泉寺文学社的《希望》社刋,获最高奖项——特别奖。

    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自文学社成立以来,不断有村民的作品,发表在各种报刊上。

    姚桂香母子俩的文章,同时发表在《农民日报》"黄土地"副刊上。刘春莹的随感散文,两次登上《人生》月刊的"卷首语"。李淑兰的《我家人人爱读书》,赫然登上《人民日报(海外版)》。王克民的散文和小小说,不仅登上《北京日报》《北京作家》,还在团结出版社出版小说散文集《乡愁如歌》。顺义区电视台每年一度的楹联大赛,王宝森的应征作品,年年金榜题名。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村级文学社,竟然能有这么多普普通通村民的文学作品屡屡登上国家级,省市级报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好在村里不缺文化人:有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曲艺家协会的会员,书法家协会的会员,楹联协会的会员,还有许多的文学爱好者,只要村委会工作做到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当然,这其中少不了王克民的“穿针引线”和上通下联。又连续举办了三届“村晚”、三届楹联大奖赛。顺义区首届农民运动大会上,望泉寺村拔河队,一举夺冠等等。

    王克民出生在乡村,成长在乡村,生活在乡村。作为写农民,为农民写的草根作者,他在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心中牢记文学的使命,守住自己的庄严职责。不仅为农村大众提供精神食粮,还要从文学社这个园地里,走出农民自己的创作队伍,出人才,出作品,无愧于这个创建新农村的时代。

    所有成绩的取得,不仅为家乡父老乡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还以《希望》社刊为平台,为顺义区和京郊地区,培养出一批青年业余作者,受到家乡和京郊广大文学爱好者的爱戴。

    如今,王克民虽然离开领导岗位,他的责任和担当却没有离开,作为一名文学社的成员,仍然一无返故的任劳任怨,服务于文学社的各项工作中。文学社历年的征文比赛时,他都被聘为评选委员会成员,仍然像在岗位上一样,一丝不苟的完成任务。事实上,正像著名作家凸凹先生所说:望泉寺文学社,确确实实成为顺义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出版《乡愁如歌》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2006年12月11日,《农民日报》上刊登王克民写的文章《让文化为新农村增添光彩》,他兴奋得成个大孩子,就像秀才中举一样,手里攥着报纸,高兴得大声喊:"登报了,登报了!"从此,他写作的劲头更足了,一发而不可收啊。一篇篇"豆腐块儿",接连不断出现在《北京日报》《中国建材报》《中国妇女报》《时代中国之声》《齐鲁文学》《北京作家》等报刊上。随后,他搜寻了几家报纸的文学副刊,和文学杂志的电子邮箱,陆续将自己的作品发给编辑部。2013年4月,《北京作家》第四期(总18期),刊登了他的短篇小说《兰花》;2016年11月3日的《京郊日报》采用了他的短篇小说《舞龙队里的年轻人》,竟然占去"喜鹊"副刊整整一个版面,更给王克民极大的鼓励。他创作的《文化广场 诧紫嫣红》获《京郊日报》顺鑫"杯二等奖;散文《碗水救苗》获《顺义时讯》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

    王克民上承经典,下接地气,从不好高骛远,而是从乡村的实际出发,抒写自己的父兄丶姐弟丶哥们丶子侄丶发小丶同窗丶乡邻丶文友之间,发生了多少平凡而动人的故事,让父老乡亲们自说自话,感叹着幸福的岁月。他长期工作在基层,扎根在百姓中,贴近人间烟火最温暖的地方。就这样,使他越来越感觉到农村的一草一木,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气息,并不断从中吸取营养,写家乡的小桥流水,花草树木的自然景观,写农村真情,真人,真事。他的作品,表现出真真切切的农村生活,抒发着火辣辣的农民情怀。散发着泥土气息,庄稼的芬芳,更有旱烟的味道。

    王克民笔下构思的作品,既热情洋溢,温语如春,又清浅澄澈,浪静波平。他笔下描写的景象:无论小溪水塘,尾坑草坪,翠柳白杨,一派田园风光,明媚绚丽。他笔下颂扬的人物:无论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做工的,耪地的,喂猪的,养鸡的,个个都是勤劳敦厚,质朴可爱,和蔼可亲。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 2020年的春初,王克民像农民收获金秋一样喜悦,他将经营在文学田地里的作品,经过仔细筛选,挑了又挑,拣了又拣,精选出一批读者喜欢的佳品,集结出版《乡愁如歌》一书,并在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获得顺义区作家协会的一致好评。

    魂牵梦绕是故乡,乡愁如歌韵味长。王克民的散文和小小说,是行云,是流水,篇幅都不长,容量也不大,像是小溪上的波纹,缓缓而流动,温暖又亲切。取材都是身边人,来自邻里事,情真包意切,朴素裹真诚。

    王克民的文学路,漫漫其修远,梦想在路上,不留恋往昔,不止步今朝,扬帆起航,砥砺奋进。

    一年又一年,王克民充满了乡亲们的记忆,苍老了自己的容颜,迎来的是收获,送走的是困难。

    一年又一年,王克民期盼中载满了乡亲们的幸福,愿望中求得了乡亲们的平安。

    一年又一年,王克民从青年走进中年,又迈进了老年,理想的人生,从美满走向骨感。

    一年又一年,王克民有着太多的感慨,可没有丝毫的抱怨,最好的心态皆是顺其自然。

    一年又一年,王克民感恩着生活,更珍惜着遇见,执着努力亦随遇而安。

    王克民不为图名、却在村史上留下了姓名。他不为图利,却收获了丰满的人生。在望泉寺父老乡亲的心中,他是一位实实在在服务员、勤勤恳恳的好村民。

    作为王克民的文友和兄弟, 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疫情退去!健康,快乐,幸福,平安!

    作者:杜文亮,北京市顺义区作家协会会员。1952年出生,生于农村,长于农村,自然成为正规农民,播种赖以生存的土地。参加工作以后,继续为农业机械化服务,解放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力。农村的广阔天地,不仅抚育了我,更给了我喜欢文学的源泉。1992年在《北京日报郊区版》发表小说。退休后,对文学的热爱之心尚存,继续练笔不停。朝圣文学,是人生精神的愉悦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