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温度 温暖你我
2022-10-19 11:27 人民网核心提示:
从百姓不断改善的生活中,最能感受中国发展的温度。
有人扎根黄土高原数十年为病人解除病痛,有人在智慧社区中安享幸福晚年,有人从老旧的棚户区搬进了新楼房,有人在条件日益变好的校舍中努力拼搏,有人在更加平坦的公路上找到新的方向……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温暖,充盈着中国人的生活。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中国人将拥有更加暖心的日子。
织密农村公路网
本报记者 王明峰
从高空俯瞰,竣工不久的广平高速公路(青川段)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段全长70公里的公路横贯四川省青川县东西腹地,成为从川北进入九寨沟、广元方向进入唐家河景区最便捷的通道,解决了制约青川发展的交通问题。
青川县乐安镇后坝村村民马小平止不住地高兴:“以前从老家到县城需要差不多1小时,高速通车后,20多分钟就能到。”
“过去从青川县城来唐家河旅游区需翻山越岭,一路要拐300多个弯,现在大约半小时就能从县城到达唐家河收费站。”游客杨亚涵说。
早些年在青川县青溪镇阴平村经营农家乐的闫龙凤,敏锐地意识到广平高速青川段通车后,唐家河的旅游业将有新气象。于是,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向银行申请贴息贷款,将农家乐提档升级为民宿。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那么农村公路就是向大动脉源源不断输送营养的“毛细血管”。
2012年以前,青川县交通路网整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农村地区通行质量偏低,通达深度不够。“晴天起灰尘、雨天泥满鞋”曾是青川县贫困村道路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青川县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效解决了当地百姓行路难的问题。
“茶园道路改造前,交通不便,雨季还有断道、塌方的风险,茶园经营很受影响。改造后,道路宽了,质量好了,来往的车辆也多了,对产业园发展和旅游业开发大有益处。”青川县向阳村白龙茶叶公司销售经理孙光富说。
外地客商唐万雄在青川县关庄镇群力村投资肉牛产业,提及青川的交通改善,难掩心中喜悦。他曾到这里考察,因供水不便、通行不畅的问题,想打退堂鼓,后来当地政府解决了这两个大难题,唐万雄下定决心签订合同,“青川境内公路四通八达,还有高铁,离机场也近,我对这里的发展充满信心。”
老旧社区换新颜
本报记者 刘晓宇
“您好,疫情防控期间,请您戴好口罩。”10月17日一大早,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苍霞街道苍霞新城社区嘉和苑小区里,“小金”和“白墩墩”这对儿可爱的扫地机器人早早上了岗。它们是苍霞新城社区新面貌的缩影。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嘉和苑小区居民黄小华过了个舒心假。小区内绿意浓浓,楼房错落有致,停车位整齐划一;智慧运维中心、社区长者食堂、幸福便民驿站、儿童梦想乐园等便民设施,应有尽有。
作为土生土长的苍霞人,黄小华印象最深的,是苍霞的两次“蝶变”。
“打小住的是连片的木屋,大雨一冲就成了木板船,最怕烧火做饭,一不留神就火烧一大片。”黄小华对从前的窘况记忆深刻。
2000年,福州市委、市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决定将棚户区改造列为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同年7月,苍霞棚屋区改造工程启动。短短1年内,苍霞新城41栋住宅楼拔地而起,片区面貌焕然一新,3441户居民回迁新居。“我们从破旧的木屋搬进了砖房,家家户户都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生活条件有了大改观。”黄小华回忆。
20多年过去,曾经的新楼房日渐老旧,停车困难、服务配套设施少等问题困扰着社区居民。
2021年,福州对苍霞新城开展新一轮全方位改造提升。作为一期示范项目,苍霞新城嘉和苑小区的改造工程在当年9月启动,涉及9栋楼、771户居民,施工总面积约6.2万平方米,对景观立面、架空层、三捷河沿岸连家记忆漫游带水系景观等进行改造。“颜值”大大提升的苍霞新城社区,又一次成了福州市的“明星社区”。
屋外阳光正好,黄小华领孙子出门,在楼门前,小孙子饶有兴趣地和扫地机器人“白墩墩”打招呼。“你好呀!外出注意安全,幸福生活在身边。”悦耳的应答声响起,黄小华开心地笑了。
医者仁心写大爱
本报记者 熊 建
一炕一桌一沙发,一个衣柜一个家。路生梅住的窑洞布置简朴。在当地人心中,那是一孔充满爱的窑洞。
1968年,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毕业后响应号召只身来到陕西省佳县。这里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自然环境恶劣。当地缺医少药的医疗条件和落后的卫生观念,更让路生梅揪心。但她没有退缩,而是下定决心,不走了,“为佳县人民服务50年”。
建起当地第一个正规儿科,通过自学成为全科医生,1999年退休后义诊患者超过10万人次……扎根黄土高原50多年来,路生梅的足迹踏遍24个乡镇。“佳县是小县城,住的时间久了,大家都知道了我所住的窑洞。不管白天黑夜,不论休息与否,患者随时都可以来找我。”路生梅说。
在行医过程中,路生梅坚持给患者开小方,有时就是几块钱、几粒药,从不叫患者花冤枉钱。有一次,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7天未大便,家长急得团团转。路生梅用一小块软肥皂塞入患儿肛门内,几分钟后患儿就大便了,患儿家长十分感激。这样的时刻,让路生梅感觉特别幸福。
“退而不休”的路生梅,多次谢绝外地大医院的高薪聘请,坚守在黄土高原。“作为一名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一名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她说。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路生梅主动请缨参加抗疫,还开展网上义诊,教七步洗手法、如何正确戴口罩等,力所能及地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回首半个多世纪的行医路,路生梅践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后,她说:“时间可以检验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初心。年纪大了,更要抓紧剩下的时间,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山乡学校更智能
马欣欣
“滴——刷脸成功。”早上7时40分,河北省承德市滦平第四中学的美术老师王菊颖走进教学楼,刷脸打卡,然后输入电子密码进入办公室,开始今天的备课。她熟练地打开电脑,登上滦平县教育城域网。
王菊颖教的班很多,七年级加八年级一共10个班。课堂上,她会使用多媒体讲课,通过“智能屏幕”,既可以播放视频资料给学生看,还可以通过“课堂活动”版块开展一些丰富有趣的课堂游戏。“课题分类小游戏既实现了和学生的互动,也能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知识,同学们很喜欢,学习效果也不错。”
2019年以前,滦平县还属于贫困县序列。由于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等原因,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这一问题一直受到滦平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十三五”期间,滦平县教育和体育局启动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块块智能交互平板打破了“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思维导图、视频动画、互动游戏等寓教于乐的学习模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在,滦平教育信息化基本完成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正朝着智能化、平台化、云端化发展。滦平县教育和体育局电教仪器站站长王宗宝表示:“教育信息化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弥补了偏远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
耿骄阳是滦平第四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她最喜欢的课程就是美术。过去,滦平县师资力量不足,老师往往身兼数职,很少能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现在,学校不仅能开全音乐、美术等通识课程,“未来教室”里还配备了3D打印机、大疆机器人、激光切割机等高科技信息技术设备。耿骄阳说:“将来我想要成为一名设计师,让县城里的孩子有更多机会看看广阔的世界。”
智慧养老烦恼少
本报记者 李 蕊文/图
披上红外套,脚蹬运动鞋,家住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文汇街道官锦社区的居民谢胜红一大早就直奔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天不仅要做理疗,我还预约了专家在线指导哩!”
穿过社区公园慢行步道,在智能健身器材上锻炼一小会儿,再步行几分钟,她就推开了这扇“智慧养老”的大门。电脑屏幕上,中医专家的亲切问候声响起,谢胜红心里就像吃了蜜糖:“我从年轻时起就爱好跳舞,结果运动过度伤了膝盖,又添了深度静脉曲张的毛病,暂别舞蹈队好几年。今年6月,我开始到社区接受中医治疗,没想到现在又能归队了!今天重点咨询运动后膝关节保养注意事项。”
今年65岁的谢胜红几年前从一线岗位退下来,随后又不得不离开舞蹈队,人突然变得沉默了。“咱们是老年友好型社区,社区里设施全、活动丰富,多走出家门参与吧。有啥毛病还可以就近到智慧养老中心做治疗!”官锦社区党委书记刘金鑫到家里手拉手说的话,让她动了心。
室内环境温馨舒适,躺在理疗床上,谢胜红边接受中医针灸与推拿,边和病友们约定,中午一起在养老中心就餐,晚上去跳舞,第二天去社区老年大学里学习运动知识。
满足老年人多方面需求,让老年人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东营区连续8年为1000余名生活困难老年人提供特殊居家养老服务,在此基础上又实施“社区嵌入式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新模式。
官锦社区共有居民6300人,其中,老年人就有2500多名。刘金鑫每天都要到老年人家里坐一坐,向他们介绍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陪伴、维修等服务,让他们了解大数据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可以提供的助购、助餐、医养等服务。“‘嵌入式’服务让老人们有了身边的‘全职保姆’,也让子女减少了后顾之忧!”刘金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