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家庭周报 » 建筑

    风雨百年——南湖路小洋楼和嘉兴陈氏家族

    2021-11-10 11:08 家庭周报

    核心提示:


    风景秀丽的南湖畔,静静地伫立着一幢颇有些年代感的小洋楼。院落清幽,周围树木林立,墙面上绿色的爬山虎显示出勃勃生机,常常引得行人驻足观望。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周边都没有明显的文字说明,既没有正式的名字,地图上也难以寻到它的踪迹。不禁令人好奇,小洋楼的主人是谁?小洋楼曾有着怎样的过往和故事?……可即使问了路过的本地老人,也鲜有人能回答一二。

    作为长三角(嘉兴)历史建筑保护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我们经过多方探访,找到了嘉兴名士陈孟恢的后人,掀开了小洋楼神秘面纱的一角。


    嘉兴历史建筑身世扑朔迷离

    南湖路旁的这座小洋楼是嘉兴市的历史建筑,具有较高的保存价值。南湖路,在历史上称为盐仓街,几易其名,也曾叫湖滨路,现在名为南湖路。南湖路小洋楼曾经的门牌号是“盐仓街27号”。

    根据嘉兴市建设局2010年的记录,小洋楼建筑为“砖混结构,坐北朝南,独栋三开间三层楼,拱形门窗,西洋式建筑风格,四周有围墙。建筑经整修,质量良好,基本保留了原貌”。从砖色来看,基本为青黛色砖瓦,点缀了一些红砖,建于1930年前后。


    在建设局当年的记录中提及“目前为组织办公楼使用,组织单位为:南湖红船民兵先锋连”,但是在今年9月9日采访时,我们没有在建筑上看到任何和“南湖红船民兵先锋连”相关的字样或者介绍,也没有人员入驻该建筑的痕迹。由于周边经过整体拆迁已经没有居民居住,要探访南湖路小洋楼的前世今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经过实地探访和文献搜索,南湖路小洋楼为嘉兴名士陈孟恢所有,陈孟恢去世后,其后人一直居住在小洋楼,直至后来南湖景区整体搬迁。不过实际考察中,我们发现小洋楼时常与穆家洋房相提并论,这为小洋楼徒增了几分神秘色彩。


    穆家洋房在嘉兴知名度较高,原主人是上海富商穆湘瑶。有一种流传较广的观点认为南湖路小洋楼为穆湘瑶所建。穆家洋房的屋后铭牌上有如下文字:“穆家洋房主人穆湘瑶,字恕再。上世纪20年代,穆氏为沪上有名官绅。1929年来嘉兴,在盐仓街南湖畔造一别墅。后于今址又建造了这栋华屋,居临濠水,咫尺鸳湖。”

    根据这块铭牌的记述,穆家曾先在盐仓街(现南湖路)建有别墅,而盐仓街最知名的洋楼莫过于南湖路小洋楼。因此似乎可以印证南湖路小洋楼的原主人亦是穆湘瑶。可是如果真如铭文所述,穆家在风景秀丽的南湖畔建造别墅后,为何又在环城东路508号另建洋房呢?先造的南湖路小洋楼为什么为陈家所有呢?

    传闻中亦给出了解释,因为穆家女主人居于盐仓街身体欠佳,穆湘瑶便将此洋楼卖给了陈家,自己则另造穆家洋房居住。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南湖路小洋楼和穆家洋房距离较近,建筑风格也较为相似。不过对此说法质疑的声音一直存在。最直接且有力的反驳来自陈氏后人,他们表示从未听过小洋楼从穆家购得这样的说法,认为该楼乃陈孟恢留日考察归来后所建,和穆家并无瓜葛。

    南湖路小洋楼真正的主人

    对于南湖路小洋楼的身世,现在唯一存世的陈孟恢老先生亲孙——现嘉兴二十一世纪外国语学校校长陈家玮先生,曾经专门撰文进行了澄清。他表示,建筑并不能因年代相近,风格有些相似就证明是同一个主人。经过和陈家玮先生的交流,陈孟恢的形象以及南湖路小洋楼的全貌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


    陈家玮说,认为两处洋房为同一主人的人,是只看到了现在的样子,却忽略了二者的历史。“穆家洋房是单一的洋楼建筑,现在的模样,也就是当年建造时的模样。陈家洋楼在当年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他拿出其父陈起濂(陈孟恢长子)老先生当年手绘的盐仓街27号平面图,表示“在南湖边民舍整体拆迁之前,陈家老宅的主体建筑是完完全全的江南水乡白墙黑瓦式的传统四合院,现存的三层小洋楼只是插在这四合院中间的一个‘外来物’。这样的一种特异的建筑组合,在民国初年那个时代,既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得出来,也不是一般人敢于尝试去做的”。

    陈孟恢,嘉兴油车港人,是清末旧式教育体制下出来的读书人,曾就读于晚清政府所办的师范学堂,还留学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学的还是西式的动物学。据陈家玮回忆,他小时候家里还有很多磨得薄薄的圆玻璃片,一叠一叠的,当时不懂还拿来玩,后来才知道这是用于实验观察的显微镜的盖玻片和载玻片。当年家里还有很多英文和日文的书籍,只不过时代弄人,后来家人为了躲避灾祸将其悉数焚毁,很多颇具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的物品就此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陈孟恢留日回国后,先后曾在浙江省立第二中学(嘉兴一中前身)和东南医科大学(现南京大学)、上海法科大学任教,和黄炎培、沈钧儒等名士皆有交流,家中亦有不少名人雅士赠送的字画、印章、紫砂壶等。后来陈孟恢提倡“实业救国”,成立“和记公司”,成为了一名企业家。

    他创办“新兴蚕种场”,场址就在南湖边的盐仓街自己家中,以小洋楼为主要生产场所,有数十亩桑园,有完整的设施和专用的蚕室,生产出的杂交蚕种以“仙鹤牌”为商标,深受蚕农的欢迎……陈家玮通过对祖父经历的分析,坚定了南湖路小洋楼即为陈孟恢所建的想法。

    正是陈孟恢当时与众不同的求学经历和不走寻常路的精神,可以说明他为何会在一个传统四合院中插入一幢西式洋楼,“祖父一辈子传统胎记和维新意识交织并行的人生履历造就了南湖路小洋楼,也只有我的祖父陈孟恢,能够想得出,也能够做得出这件标新立异的事情来……”

    我们经过实地走访,认为南湖路小洋楼和穆家洋房的外观风格实际还是有较大的不同,据此断定二者“建筑风格相似”有些牵强,更难判定出自同一主人。南湖路小洋楼为上海富商穆湘瑶所建,后转卖给陈孟恢家族的说法,更多的是一种传说,能支撑这种说法的依据有所欠缺。由于洋楼周边原先都是陈家的四合院,因此南湖路小洋楼的创建者为陈孟恢的说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无论真正的建造者为谁,最为重要的是,南湖路小洋楼因嘉兴名士陈孟恢得以在嘉兴蚕桑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这是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所在。


    陈家后人和小洋楼轶事

    陈孟恢一生娶了两房太太,大太太一房共生六个女儿,存二女儿和四女儿。二房太太则育有三子,陈家玮是陈孟恢的长孙亦是唯一孙儿。

    由于二房太太比陈孟恢小很多岁,子女年纪也较小,一直在陈孟恢身边帮助他经营蚕种场的是四女儿陈蕴玉。陈家的蚕种场遭受日军焚毁后,父女俩历经艰辛恢复生产,但难以再现昔日辉煌。根据陈起濂笔记,陈孟恢身心俱疲于1942年冬去世,蚕种场主要由四女儿陈蕴玉经营。据介绍,陈蕴玉后来基本都居住于小洋楼的二楼,成为南湖路小洋楼的新一任也是最后一任主人。

    陈孟恢去世后,蚕种场和维持家庭生计这两副担子都压到了陈蕴玉的身上。1948年,陈蕴玉和一位大学教授结婚,三年后其丈夫病故。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新兴蚕种场”并入了“王店蚕种场”,陈蕴玉就以技术员的身份在“王店蚕种场”工作一直到退休。1998年陈蕴玉病故,享年93岁。


    上世纪90年代南湖周边区域划分为风景区,曾经在南湖路小洋楼度过了大半辈子的陈蕴玉搬离此处,而“南湖路小洋楼”则成为南湖景区唯一留存的民居楼。

    虽然由于城区改造等原因,南湖路小洋楼附近的四合院都已经拆掉,但根据陈起濂老先生绘制的手工图纸,以及后人的一些回忆,我们大致还原出当年的布局如下:三层三开间的小洋楼坐北朝南;东面临南湖路的三间两层楼房,曾于上世纪50年代后以店面出租,设有米店、煤球店;西面近南湖岸边是三间平房,两侧两间厢房是卧室,中间堂屋是起居间,取名“憇亭”,制匾悬挂其中;靠湖一侧建有露台,露台一半挑出湖中,坐在露台上或堂屋里,可以尽赏南湖美景;南面是一排小平房,为厨房间及杂物间;中间自然围成一天井。

    南湖路小洋楼承载了陈家玮先生很多的儿时回忆。奶奶是个吃素念佛的老太太,曾经救过在湖中翻了船的捻河泥的人……他小时候也是听着湖中各种过往船只的声音长大,包括发出“嘭嘭嘭”声音的机船,他对湖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感慨着说要“生于湖边,终于湖边”。


    说起洋楼四周的房子,他回忆道,当时听长辈们说过,在抗战期间曾出租出去的。其中一间租给了一个商人,实际上是个地下党。解放后,陈家大院加上小洋楼,一共曾经住过9户人家。

    他也回忆到小时候曾去姑姑的洋楼玩,因为孩子多也比较闹,他曾发现姑姑会把好吃的零食藏到地板下面的隔层中。此外,曾经过继给姑姑的陈家玮三姐也提供了重要信息,洋楼墙壁上有内嵌的壁洞,造型有些奇特,“口子是正方形,洞顶向下倾斜到底线,左右两个侧面呈三角形”。她还特地问过陈蕴玉这壁洞的缘由,得到的回答是,为了“养蚕育种时存放干燥剂(生石灰)用的”。

    为了印证地板和壁洞,我们进入洋楼进行了勘探,不过因为内部整修过,这些痕迹现在已经难觅踪迹。不过可以看出,洋楼内部较为狭小,并不适合大家族居住,因此洋楼也有可能一开始就是为了养蚕育种而建的。


    如今的南湖路小洋楼已被纳入了新建的南湖天地景区内。平日里大门紧闭,游客只能驻足墙外欣赏老建筑之美,并通过雕花的小窗向内张望,探寻小楼昔日的风采。10月22日我们再访小洋楼的时候,发现已经挂上了“嘉兴市历史建筑 南湖路小洋楼”的铜牌,扫描其上的二维码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建筑结构的简单介绍。今后能增加些关于此楼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作为历史建筑的意义介绍就更好了。

    了解一座城市,在欣赏美景美食之余,曾经的人文历史故事更能让人有所感悟、触动心底之弦。南湖路小洋楼经历风雨百年,承载了当年嘉兴名士陈孟恢不走寻常路、实业救国的许多梦想,也在嘉兴蚕桑史上留下了重要一笔。如今,嘉兴绢纺厂等老建筑伴随着南湖天地的开业焕发了新的活力,南湖路小洋楼也得到了保护性开发的机遇。沧桑百年,盼嘉兴的老建筑能够焕发出更多的熠熠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