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家庭周报 » 文化

    诗歌/《家庭周报》8月19日百花园推荐 灵瞻派诗社诗歌作品

    2022-8-19 08:00 家庭周报

    核心提示:

    1.

    芦檫熟了

    周德龙(辽宁)

    凝露,霞光,

    在芦檫的头顶站立,

    那娉婷的暖啊,扶风摇曳;

    她羞红的脸颊正暗示,

    来者,为爱瞻礼的欣喜!

    2.

    秋念

    刘春利(河北)


    吹过衣襟的风,

    来自家的方向。

    你有没有闻到

    菊花酒的醇香?

    记忆的故事,

    踩碎满山的落叶黄。

    通向山顶的石阶,

    残留着,你走过的时光。

    秋色渐凉,

    红枫片片成诗行,

    我收录所有的乡音,与你

    一起举杯,邀明月,话重阳。

    3.

    一朵盛开的心灵之花

    曹煜平(江苏)

    一缕馨香

    游走在人群之中

    寻找一处

    可以安置心灵的地方

    为了明天

    拼搏中无需怜悯

    微笑走在奋斗的路上

    内心炙热的爱

    点缀生活的美好

    因为一份真诚

    守护一方净土

    晶莹的眼神

    展示内心的丰盈

    扬起手中的鲜花

    一路向前,一路飘香

    4.

    离雁(外一首)

    秦仲濂(江苏)

    久别的青雁从老屋上空飞过,

    摊开了一片时光

    炊烟射出岁月的箭镞,擦亮云翼

    被吵醒的小院,睡眼惺忪

    火红的石榴花在屋角躲藏

    悄悄地绽放馨香

    粗糙的竹帚,摩擦着母亲裂开的掌纹

    四月的田园,被五颜六色的空气填满

    汗珠在深或浅的脚印里摇晃,叮当作响

    河边绿柳舞动着青丝

    一根根豆藤四下张望

    暖风编织出麦穗金黄的梦想

    接过臂弯里的竹篮

    满满的青绿打湿眼眶

    一条白色瀑布悬挂在母亲的脸颊

    翻过陡崖、丘壑、田埂

    汇成灌溉的溪流,回声撞击离雁的胸膛

    红绿灯

    秦仲濂(江苏〉

    一双装着时空的鹰眼

    紧盯十字路口,监察人来人往

    目光如刀,雕刻斑马线

    阳光和雨丝,植入或析出

    都是永恒的善念

    一只水鹁鸪站在路牙上

    狠啄停止线,像按着琴弦

    弹起波浪,弹出蝉鸣

    白色轿车里的老人

    紧盯红绿灯,想找回当年

    为阻止车祸倒下的儿子

    5.

    读醒

    隅荷(江西)

    风端坐于海面

    阳光透过胸膛

    海天接缝处停有几艘客船

    上面住满遗忘的租客

    天空掠过一对灰鸟

    目光燃起远古留存的火把

    照亮一片绿色滩涂

    海螺踮脚眺望

    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影子游移

    相互交出余生的密码

    解剖弧形的海岸线及隐匿的浪花

    溅起满天的星辉

    一座城的记忆拉开帷幕

    读醒跌落堤岸的枯叶

    沙粒品出海的光芒

    白鲸鱼闪现时,些许往事

    开始零落

    6.

    客厅里的鱼缸

    张怀中(河南)

    一只鱼缸,如祖母般

    端坐在客厅的中央。

    她用四只金鱼样的触角,

    试探冷暖。

    用泥鳅样的眼睛,

    审视着来去的方向。

    如莲的毛发,

    以及婀娜的子民,

    是她身体的一部分。

    透过,半米见深的水底,

    看世人如何,沉迷于“非鱼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在她咯咯地笑声中,

    欢快的模样,从水中腾起。

    7.

    风起时,我会想你

    邱秀玉(山东)

    风起时,我会想你

    光秃秃的土墙、黑魆魆的

    老屋,和随时飘落的一地鸡毛

    像羽毛,轻拂我的心坎

    春风十里,耐不住寂寞的小草

    把积淀一冬的思念顶出地表

    我便把乡愁一次次拔节

    长成绿色的海洋

    秋风萧萧,随风而起的乡愁

    时沉时浮在心湖荡漾

    我和弟弟便把情思系在

    笤箸、柳条篓和铁丝串上

    凛冽的寒风呼啸山庄

    那些飘飞的精灵,把我的世界

    调成白色的底板和梦想的摇篮

    走着走着,就白了头

    8.

    小城(外一首)

    李献宗(江西)

    梧桐树倒下的时候,燕子惊飞了

    老街拖着疲惫的影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

    一栋栋更新换代的面孔,时尚了岁月

    在记忆里,寻找那些用卵石构造的图腾

    曾经的里弄、小巷都变得财大气粗

    偶有几口老井,在那晒着古老的月亮

    小城长本事了,伸伸腿、阔阔胸

    把田野和青山安置在了更远的郊区

    最爱走亲访友的小桥越来越风采,似抒情的弦

    曾经垃圾成堆的角角落落

    如今已是花花草草的乐园

    穿城而过的河流找回了亮丽的镜子

    天空像极了骄阳中害羞的云朵

    吟秋

    李献宗(江西)

    蚂蚁在果树下

    搬运漏网的阳光

    顽皮的雀鸟

    在高架线上调嗓

    田野里挂满了金色的汗珠

    季节在冲浪

    生活的甘泉如蜜一样

    在古铜色的脊背上流淌

    我心笺上沉甸甸的诗行

    发酵着美酒的醇香

    9.

    村口(外一首)

    刘俊(安徽)

    小时候,村口是一扇窗,

    我喜欢站在那,看

    大雁飞向远方。

    好奇的眼睛像长出了翅膀,

    目光,早已越过家乡。

    我试着突破那条通道,

    也突破母亲的不舍。

    外出读书、讨生活的路上

    那久别的身影,

    日日站在老树旁。

    记忆中的地方,

    如今,换成新的模样。

    回去的距离逐渐拉长,

    不知是在送别,还是在等侯的人,

    依然,在那里张望。

    致发小

    刘俊(安徽)

    一张稚嫩的脸,

    在我记忆的边缘,

    如墨染般,悄然地绽放。

    昏黄的煤油灯下,

    我似乎看见,握着半截铅笔的你。

    还在描摹,描摹着,

    你想像的未来。

    那个初秋,来得有些快,

    列车,将你

    连同我的青葱岁月,一起带离。

    在柳林沙滩,

    在朱颜已改的小楼,

    回首时,怎知秋霜落满头。

    10.

    果园里的情话

    耿拥军(山西)

    果园里的饭店,生意兴隆

    结出苹果时的夏季

    也结出着十分可观的美景

    无论青涩,无论成熟

    都是那样的怡人

    紧靠包间窗户的几颗果子

    颗颗相连,争相斗艳

    每年的果红,每年的繁盛

    都让它树,无法比拼

    用诗人的话来讲,或许是

    这些果子离客人们最近

    经常能把醉人的情话偷听

    11.

    飞鸟(外一首)

    包锡明(山东)

    尾翼划破夜幕,尝试

    在更高纬度,去抚摸月光

    被淋湿的云朵,心事荡漾

    滴落在,轻盈的翅膀上

    负重,阻碍了一只鸟

    对天空的向往

    飞鸟曾驻足的地方

    浮萍,悄悄爬满熟睡的池塘

    那水面起舞的倩影,从此

    被默默隐藏

    粗陋的巢穴,阴暗凄凉

    鸟儿用唾液,舔抚着旧伤

    渴望着,在风雨呼啸的夜晚

    肆意飞翔

    路过江南

    包锡明(山东)

    带走一把油纸伞,曲线玲珑

    七月的江南,雨水多情

    曾亲吻她,羞涩的脸颊

    带走一束水芙蓉,解我忧伤

    缕缕诗意,凝结成莲子

    莲心镌刻,苦涩的相思

    带走一束斜阳,余晖悠长

    时光定格在,流水街巷

    点点渔火,摇曳在梦醒时分

    12.

    香樟诗选

    韩樟树(江西)

    “起来,起来,起来……”

    枕边的手机铃声唱起

    睁开睡意朦胧的双眼,我一跃而起

    一束暖阳爬上书桌

    那本读了一半的《香樟诗选》上

    漂浮着一些细微生物

    肉眼有限,我参看不透

    这些微小生命的前世今生

    一只黑蚂蚁爬上诗页的一角

    偶然与101页码中的0相遇

    那一瞬间,我仿佛庄周梦蝴蝶

    蝶非蝶。我放下诗卷

    走进水田

    在蓝天白云上,和着阳光清风

    使劲插秧。插到满天星光

    再回家,蘸着月色作诗

    原载于2022年8月19日《家庭周报》7版 百花园

    相关链接:

    大连灵瞻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诗社:灵瞻派诗社,是一个公益性诗人服务团体,由周德龙先生创立于2020年,宗旨是以传播、践行中国诗文化为使命。目前,已开设“灵瞻派讲诗课”200多场,培养出古诗词爱好者60多名,新诗创作者260多名。时至2012年12月中旬,出自灵瞻派诗社的300多名作者,累计约一千份稿件,分别在45家主流杂志上刊发,相关作者的作品被选入多种选本,部分作品也被学术网永久收录。旗下《诗文化》公众号以分享“灵瞻派讲诗课”及学员作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