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篇:我到底该买理财还是买房?
2021-11-10 10:42 家庭周报核心提示:
2021.11.09
工作原因,钝哥经常会看到大额走账,收款方是某某地产公司,也会接到很多客户的咨询,问钝哥:
现在买房还能买吗?手上有一些钱,该买套房还是继续在银行买理财?
房住不炒,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最近几年国家对待房产买卖的坚决态度,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对待房地产的态度不会变。
所以,钝哥基于坚持房住不炒的大前提,鉴于咨询的朋友特别多,站在中性的立场上,分析一下买房和买理财有什么不同,最后到底该买什么,看完后面分析之后自己应该会有一个判断。
01
买入动机不同:居住VS保值增值
绝大部分人买房的目的很简单:居住。
对于没有住房的青年,买房居住是刚需;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换一套稍微大一点的房子改善居住条件是刚需;对于事业小有成就,小有积蓄的中年人,从比较偏远的地方搬到市中心,缩短上班通勤距离,享受更优质学区和医疗,也是刚需。
但是如果已经有2-3套刚需房,也没有改善的动机,纯粹以持有房产,待价而沽,那就有“炒”的嫌疑,并且未来收益不一定美好,这个时候不建议继续入手了。
保证居住的同时,享受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
绝大部分人买入理财的目的更简单:保值增值。
保值增值不需要多解释,在满足了家庭基本生活所需、子女教育所需、父母养老所需、住房月供等日常开销之外,如果还有一些结余,我们应该将结余资金放入银行理财,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的理财产品,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02
投资三性不同
投资都有三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
这三性也是“不可能”铁三角,没有任何一种投资能同时具有最好的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只能在三性中有所取舍,尽可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平衡点。
流行性方面:房产<理财
单套房产价值高,少则几十万,多则上亿,作为下家买家,需要考虑的因素也非常多,房屋价格、地址位置、学区、商圈、医疗、楼层、朝向、装修风格、小区环境、首付金额、贷款资质等等,非常难匹配到合适的买家,住房不是你想卖就能卖的。
房产的交易流程也很长,从签订合同到交定金,从交首付到买家银行贷款审批、原银行贷款余额解押,从贷款审批完毕到房产过户,尾款交付或二手房按揭贷款放款,整个流程快则2-3个月,如果慢的话至少半年以上才能拿到尾款。就算是全款销售,也至少需要半个月以上时间。
而银行理财期限丰富,可以根据投资人需求自行选择,从每天都可以买入或卖出的“天天系列”理财产品,到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封闭式理财产品都有。甚至急用钱时,通过理财产品质押,也能拿到很大比例的资金应急,质押流程在各类贷款中算得上是最简单的贷款品种了,很多银行支持线上自助一键质押和实时放款。
房产投资流动性差,一般持有年限建议5年以上甚至更长,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丰富。
安全性方面:房产>高权益仓位理财投资
房产特指住宅,且是大中型城市的主城区住宅。
权益仓位是指理财产品的股票投资比例。
如果理财产品只投资银行存款、同业存款、国债等低风险标的,那就几乎没有风险,钝哥就不讨论了。
在目前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住房大涨的概率很小,但是理性来看,大中城市的住房价格单边下行的概率比较小。
钝哥有一个房价的大概公式:
房价涨幅=经济涨幅(约等于收入涨幅)+通货膨胀率+城市化速度(城市总人口增长率)
如果长期下跌,这三个指标总和要长期为负数,对于大中型城市来说是比较难的。
回头看高权益仓位的理财产品,股票投资本来就是高风险投资,就像今年股票市场的各种白马股:“茅”,现在股价还在半山腰的公司还有不少。
收益性:房产≈理财
短期来看,房产和理财没有可比性。
时间维度拉长到5年以上,根据安居客数据,以钝哥所在的重庆为例,2012年重庆主城住房均价6500元/平方,2021年底均价12500元/平方,大概年化涨幅10%左右。
钝哥为求准求,高权益仓位的理财产品收益参考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根据编制沪深300指数的中证指数公司官网数据,沪深300指数近10年年化收益7.64%。
考虑房住不炒的大前提,未来房价必然比前10年涨幅更低,所以房产投资收益和理财投资收益,不好说,整体来看相差不大。
03
持有成本不同:房地产税VS资本利得税
大家都知道,在国内购买理财、购买基金股票,盈利的部分,本来是需要交资本利得税,只是目前现行政策是免税,什么时候恢复交税?国家保留收税的权力。
重庆、上海已经试行房地产税10来年,10月国家再次扩大房地产税试点城市范围,房地产税落地势在必行,且已经很近了。
所以目前持有成本来看,房产>理财。
04
选择面不同
购买理财可选范围非常广,投资于所有行业、所有地域、国内国外,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囊括所有空间维度,还包括期权、期货等时间维度投资。
而房产投资,对于99.9%的人来说,只能选择购买自己所在城市的房产。
从选择面来看,房产<理财
05
增长逻辑不同
房价上涨的逻辑: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城市化进程
理财/股票/基金增长的逻辑:经济增长+行业增长+公司利润或潜在利润增长
从增长逻辑来看,房价上涨因素更宏观,理财上涨相对更微观,一方面选择面更广,另一方面,选错的概率也更大。
06
判断是否泡沫的标准不同
买房怕买到高点,买股票买基金也怕买到高点,两者判断是否估值过高的标准不同。
股票一般看市盈率=股价/每股收益,市盈率过高,一般就要警惕是否估值过高,是否有泡沫,是否会有大幅下跌的风险。
买房一般看房价收入比=房屋总价/平均年收入,关注的是一个人不吃不喝,房价不涨的前提下多少年才能买一套房子。
目前公认的国内大部分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偏高,钝哥以为,目前房价上涨空间较小,收入空间提升很大(互联网、人工智能、高精特新行业崛起等),所以房价收入比未来下降的可能性大。
并且,目前房价收入比的分母中收入,还用的是人均年收入。
钝哥以为,应该是取中高收入群体的收入作分母,因为核心地段的高房价,从来就是以高收入群体的购买力为准的。低收入群体入住公租房、廉租房、共有产权房是未来大趋势,也是这类产权形式的房屋蓬勃发展的原因。
所以,房产是否有泡沫,股票是否有泡沫,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自己判断。
07
总结:到底该买房还是买理财?
要看你所处的人生阶段。
如果你无房、如果你有改善房屋大小的刚需、如果你有改善房屋地段的刚需,毋庸置疑,你应该毫不犹豫去买房,因为此时你买房的主要原因是“居住”属性,而不是看中未来房屋的“增值”属性。
如果你已经有2-3套房,且没有换房的需求,那么你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因为理财产品选择面更广、潜在收益不错、流动性也更好。
以上涉及面较广,只是钝哥的个人思考,难免有疏漏,不构成任何建议,欢迎各位留言交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