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加强防控预警,树立前端约束意识。指导县公安局不断建立和健全非法集资活动监测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与县金融管理部门共同加强对重点企业和可疑账户的检查和监控,积极联系工商部门加强对公司、企业的经营情况监督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小额贷款、非融资性担保、投资理财等重点公司、企业的注册登记情况的监督。同时,定期清理“空壳”公司,对涉嫌涉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坚决予以取缔,对涉嫌犯罪的及时查处。
二是加强滚动排查,开展挤压清理行动。制定《承德县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各有关部门定期开展走访摸底,分析梳理出“投资、理财、咨询”等易引发金融风险的公司,推送属地派出所上门核查,并纳入日常警务工作事项,通过对实际办公地点、公司经营状况、实际控制人和财务负责人等情况核查,及时发现有非法集资倾向的公司,强化挤压清理。
三是加强部门协作,提升联动处置质效。县政府办、市场监督管理、税务、公安、法院、检察院之间定期沟通联系,对排查出的不同类型的金融风险,分类制定处置方案,不断完善约谈见面程序,及时回应相关诉求,做细做好政策解释,切实有效化解各类金融风险。组织信访部门、处非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等共同做好预警防范工作,配合政法委开展涉及非法集资信访的明确管辖、转办督办等工作。同时,强化部门与乡镇之间的衔接和协调联动,做好疏导、劝解、平息,分流处置,尽量避免激化矛盾,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四是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域防范氛围。采取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宣传相结合、执法与法治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将金融风险的基本表现、方法和手段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的方式,向县域群众讲透金融风险的特性。编辑编写通俗易懂的宣传视频和图文,揭露犯罪手法,加强投资者教育,引导鼓励民众积极参与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短视频大赛、网络有奖问答等活动,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识别、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家庭周报记者 张志盼 通讯员 李静怡)